|
導演型的音樂創作
我的音樂創作靈感的源頭,多半是以「描述一個故事」,用「導演式來創作音樂」,一旦定稿了,就不容易再修改。
我多數的音樂創作是「導演型」,先有一整個故事情節後(先有了劇本,也就是先有了歌詞),再來找適合的人物來演與畫面搭配(再來思考創作怎樣風格的曲,要用什麼樂器與節拍勾出聽眾的情緒)。有時候故事的由來是因為某個人事時地物而有了靈機一動的啟發與觸動,進而成為一個有啟承轉折的故事,腦袋出現了畫面,開始有了創作的靈感。這時候,當我要作詞時、找什麼音和出現什麼畫面,基本上已有了構想。一首歌曲就是一部導演劇:歌詞的A段在描述故事,Bridge段是橋接進入高潮副歌前的歌詞意境的引導,進入到B段(副歌)則是在強調這首歌的主題,連畫面都會一起聯想出來,有些歌很激情時,就在B段猛力衝刺。偶有幾首歌在最後加入C段,目的是飇高主題與歌手的高音能力,用做歌曲的最後收尾衝高音增加一段高潮,讓歌手展現高音實力。也有一些歌曲創作時沒有Bridge,直接A段往上B段衝高潮的歌,那要看我在創作歌詞時的故事情境描述而定。「故事型創作」和「導演型創作」差別在於,故事創作比較容易改變內容,但導演型創作,因為劇本場景與人物都已確定,臨時要調整方向比較困難,例如:已經定調為「恰恰」的歌曲,歌詞和歌曲風格都定調了,臨時要把曲調改為慢節奏的「舒情曲」,這時就很難用原有的歌詞來改變風格,因此,我寫的歌,一開始就定調風格,不太容易突然大改變,把慢歌變快歌或快歌變恰恰...等,如果要改變風格,我就會直接重新創作新的詞曲。
我在創作歌首時,會設定主題:對象、年紀、帥氣、美醜、是愛情快樂還是愛情傷痛,是人生勵志還是人生歷練描述…,有了人事時地物的標的,同時思考曲風,節拍和弦律組成音樂,帶出歌詞的情緒,讓聽眾有共鳴。
常有人問我:「先有歌詞還是先有曲?」其實都可以的,如果有音樂創作的團隊就可以詞、曲、伴奏等各自分工完成,詞曲創作都是同一人的狀況也很多。至於我的創作方式,就用個比喻讓你更容易明白:我的方法是「先有思想才有文字,想法在文字的前面先出現,只是用嘴巴把文字表現出來,但幾乎思想與文字接近是同步形成的。」因此對於我的創作方式,嚴格的來說,是歌詞在前,曲子在後。
但更簡單的區隔,我的創作模式是先有了歌詞,再選擇用那種樂器與音樂來表達,是用快歌還是慢歌,是華爾滋、恰恰、倫巴、Bassanova、藍調…等,這些節奏在腦中自然就跑出來了,隨即彈入電腦。
我的創作理念,態度清楚,歌詞風格就是人生經歷變成創作的自我告白。用最口語的方法,自我告白,向你告白,用字自由奔放。人生都有喜怒樂:平靜下來後,歌曲就是找一個方法表達心情。
一首好歌的歌詞用字都很簡單,這些簡單的文字歌詞,其實是在和你的心聲說話,能勾出聽眾的內心世界情緒,不需激情,不用壯烈的文字,用歌詞來講道理、講心情、帶出心情的意境,找出優默的文字,寫入歌詞,就能帶著聽眾進入心靈時光之旅。
我很敬佩資深詞曲創作人:陳昇、李宗盛、羅大佑、張震嶽、趙傳…等,都是善於文字的細緻度,堅持自己風格的創作,不隨波逐流,有源源不絕持續創作的續航力,他們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流行音樂領導趨勢的創作家。